这个游戏玩了也快十年,反复翻阅了很多高手的攻略,观看了所有接触到的录像,也自己亲身打了几万对局,水平从刚开始的啥都不会,到少尉,之后苦练一年到上尉,最后也就定格到现在的中校。虽然也赢过上校,准将,但始终无法将自己的水平跨过准将槛。最近两三年,比较有目的性的观看国外准将及以上高手的直播,结合之前的经历,算是有了更为成熟的一些想法。 1.初学者可以通过观看高手的录像,攻略进行模仿学习,也就是我们说的流程。这个简单的模仿过程,其实也是教育的主要方法,他的优点是可以让初学者快速上手。比如我刚开始完全没有RTS游戏的基础,就凭借模仿WCG冠军H20的日本60044流程,就在很短的时间就打到了eso的少尉军衔(没接触快捷键和shift键),之后使用快捷键后更加纯粹的模仿大陆准将Yig的土耳其153流程一度把军衔打到了上尉到中校,其中赢的高手不乏上校,准将。可以看出,这套模仿学习的教育方式,是十分快速有效的。但同时也埋下了隐患。 2.卡在中校之后,我又学习了更多的流程,更多的文明攻略,进步却开始十分缓慢,甚至出现了退步。很长一段时间里,很少深究其中的原因,因为同样的流程,别人赢了,而我没有赢,我就把这归咎于练习的细节不够,反而更加苦练。当然,两三年过去了,水平依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。为了强行解惑,这期间我开始提出内力论,认为那些准将,少将高手之所以更厉害,是因为他们天赋更高,手速更快,思维反应更快。 3.就在第一视角观看了国外高手直播后,才发现除了拉斐尔,其他高手的手速和反应其实和我们都差不多的,包括黑星,水哥他们的切屏和操作速度其实都很正常。看了一期斯文翻译的水哥云指挥一个少校赢了一个准将后,多年自我笼罩的内力论阴影一扫而空。 4.其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成也流程,败也流程。模仿学习的这一套教育方式,可以短时间让我们上手,甚至达成目标。却没有基础,我们没有深究过为什么这套流程厉害,为什么要这样发卡,为什么要这样出兵,为什么要造这样的建筑,为什么要这样分配农民。初学者没办法这么一直问下去,因为本身可以解答的人就很少。一直问下去的基础就是一堆冰冷的数据,兵种的标签,克制标签,什么近防远防,也就是一本帝国三单位手册。 5.在最新的平衡补丁ep版中,我也开始接触一些修改的数据,开始从中思考问题,似乎一切迷雾都在不断的打开。这些数据,标签可以解释以前的经验,以前的十万个为什么。 6.国内也有一些天赋很高的玩家,比如堕落、花天掠骨。他们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,就是喜欢观察兵种的数据,标签等,喜欢去深究游戏中失败更深层次的原因。
这也就是这一期要说的宏思考来源: 1.模仿学习当然也是很重要的一步,可以让我们快速的对整个游戏有一个大致的轮廓。 2.保持整个对局中的思考,当对文明和游戏有一定基础理解后,可以忘掉所有的流程。去完全的思考当前对局,思考当前敌人文明的弱点,自己文明的优势。保持侦查和思考,此时敌人出什么兵,他在做什么,自己该出什么兵,发什么卡应对。 3.观察高手的操作,为什么进,为什么退,此时是在移动攻击,还是在圈射。控什么兵的优先级更高,控制难点在什么地方。 4.地图的观察思考,帝国三高手对局基本都在自然资源打完前就可以分出胜负。这就需要观察自己的地图资源,一片2000的矿可以提供多久,9头400资源的麋鹿可以吃多久。 5.卡组的调配,也可以模仿学习高手的卡组。之后对局中思考为什么,为什么会是这些卡,还可能有哪些更优的卡可以改等。
以上只是宏思考的引子,帝国三不缺乏攻略(当然越多越好),不缺录像,也不缺玩家做的视频,甚至斗鱼还有很多直播。需要的是我们怎么去消化这些东西。模仿学习止于表,而其中更深的为什么才是构建自己帝国三认知的基础。
|